How to use AI to fight US tariffs

人工智慧如何幫助對抗美國關稅

在開始撰寫這篇文章之前,我主動詢問了 ChatGPT、Gemini、DeepSeek 和 Mistral:人工智慧如何幫助對抗美國的關稅政策。他們基本上都給出了類似的高層次回應,例如:優化供應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等等。

但更具體的答案卻讓人難以捉摸。有一件事是確定的:我們目前只是剛剛觸及人工智慧對人類潛在貢獻的表層。截至目前,我們看到大型語言模型(LLM)和 AI 智能代理的大量湧現。這些 AI 工具是否足以協助企業和政府減輕即將到來的與美國之間全球貿易戰所帶來的衝擊?

各國攜手合作,互通有無

這樣的情景其實早已在發生。特朗普總統不可預測的關稅政策,理應早已促使各國在貿易上緊密聯合,互相支持,共度難關。

我們預測,特朗普作為總統的最後任期內,與美國的貿易戰將持續四年。四年幾乎等於半個十年,應該被嚴肅對待。各國應該簽訂新的雙邊貿易協議,以強化經濟合作。但說與做畢竟是兩回事。

AI 強化雙邊溝通

讓我們不再空談建構空中 AI 城堡,來現實地看待在這場關稅戰爆發之初,AI 實際能發揮的作用。各國若要加強貿易,首先必須進行溝通,而這往往涉及多種語言。

英語仍是全球貿易的通用語言,覆蓋全球約 20% 的語言人口。中文,更準確地說是普通話,可能是全球貿易中使用第二多的語言,但並非一線語言。舉例來說,阿里巴巴與速賣通等平台皆內建訊息工具,可實現英中互譯。這樣的工具大大提升了全球買家與中國賣家的溝通效率。但若要加強與中國以外其他國家的貿易,又該如何?

巴西是否能向韓國銷售更多咖啡?韓國是否能向越南銷售更多化妝品?人工智慧可能徹底改變全球貿易的方式,通過優化不同語言間的翻譯來打破語言障礙。當前的 LLM 已具備強大的語言理解能力,企業應積極運用這項技術,與過去因語言障礙而尚未開發的市場建立貿易關係。

全球企業可以仰賴 AI 將文本翻譯得幾近完美。甚至有人認為它的翻譯結果優於人類。你甚至可以讓它用完美的日語起草商業合約!

我們也許會在這過程中意外開創一片「藍海」。如今,企業可以跨越國界,無論使用何種語言皆能進行全球貿易。我們可以根據需要說泰語或法語。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無論是即時翻譯商業對話,還是撰寫我們完全不熟悉語言的電子郵件,我們都可以信賴現代的 AI 工具來完成這些任務。諷刺的是,我們今天所用的大多數 AI 工具都是在美國本土開發的,而我們如今卻可以用它們來反制美國。無論如何,這個世界常常看起來像是一場零和遊戲。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